這集 All-In Podcast 內容豐富,四位主持人從奢華的阿聯酋航空頭等艙體驗聊起,深入探討了美國 H-1B 簽證制度的重大改革、主持人 Jimmy Kimmel 引發的政治風波與道歉、自閉症成因的最新科學討論,以及加州可能通過的「仇恨言論法案」,涵蓋了科技、政治、科學與社會等多個層面。
大綱
- H-1B 簽證大整頓:是市場機制還是移民障礙?
- Jimmy Kimmel 的道歉風波:言論、責任與政治的模糊界線
- 自閉症與泰諾:科學、政治與媒體的混戰
- 加州仇恨言論法案:言論自由的下一個戰場?
H-1B 簽證大整頓:是市場機制還是移民障礙?
本集的核心議題之一是川普政府提議對 H-1B 簽證申請徵收 10 萬美元的一次性費用。這項政策引發了四位主持人的深度討論,儘管他們來自不同背景,卻對此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核心問題:H-1B 制度的濫用
所有主持人都同意,現行的 H-1B 抽籤制度已被嚴重濫用。
David Sacks 指出,目前 H-1B 申請數量是名額的五倍之多,導致大量簽證被低薪的 IT 外包諮詢公司(如 Cognizant、Infosys)佔據,這些公司利用該制度進行勞動力套利,支付遠低於市場水平的薪資(平均約 6.5 萬美元),而非用於引進真正的高技能人才。
Jason Calacanis 回憶起 90 年代的親身經歷,稱之為「現代奴隸制」(indentured servitude),公司利用員工害怕被驅逐出境的心理,強迫他們長時間工作,並剝奪了他們的話語權。
Chamath Palihapitiya 作為 H-1B 簽證的曾經受益者,他承認該制度幫助了像 Elon Musk、Sundar Pichai 這樣的傑出人才,但也提供了數據佐證其濫用:該計畫名義上每年 85,000 個名額,但近年實際發放數量遠超於此,導致薪資抑制。他指出,目前 H-1B 的平均薪資(約 12 萬美元)對於頂尖博士來說根本沒有吸引力。
解決方案:市場化的費用機制
四位主持人都將這 10 萬美元的費用視為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
Sacks 認為,這筆費用能有效篩選掉那些只想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外包公司,確保只有真正需要且願意支付高薪聘請頂尖人才的企業才會申請,從而將簽證資源導向真正的人才缺口。
Jason 則更進一步建議,可以將三分之一的簽證名額拿出來進行拍賣,讓 Google、OpenAI 等科技巨頭直接競標,為最高價值的崗位確保人才。
Chamath 補充說,頂尖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已經可以通過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簽證在美國工作數年,這為他們尋找合適工作提供了緩衝,證明 H-1B 並非頂尖人才的唯一途徑。
歷史視角:紙夾行動 (Operation Paperclip)
David Friedberg 提出了二戰後的「紙夾行動」作為對比,當時美國為了在科技競賽中取得優勢,主動招募了德國的科學家。他認為,美國應該有類似的戰略性人才引進計畫,與以市場為基礎的 H-1B 制度並行,以應對當前與中國的科技競爭。
Jimmy Kimmel 的道歉風波:言論、責任與政治的模糊界線
主持人 Jimmy Kimmel 因在節目中暗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槍擊案的兇手是 MAGA 支持者而引發巨大爭議,並短暫停播。他復播後的「道歉」成為了另一個討論焦點。
這是一場真正的道歉嗎?
主持人對 Kimmel 的聲明是否構成道歉持懷疑態度。
David Sacks 尖銳地指出,Kimmel 並沒有為他散播「兇手是 MAGA」這一謊言本身道歉,而是說「無意輕視一個年輕人的死亡」。Sacks 認為,Kimmel 迴避了自己作為媒體人傳播不實訊息的核心錯誤,這是一種巧妙的語言遊戲。
儘管如此,Sacks 仍然認為 Kimmel 的聲明是「有建設性的」,因為在當前高度對立的政治環境下,他至少表達了對另一方的同情。
左右兩派的政治暴力
這起事件引發了對美國政治暴力問題的更廣泛討論。
Sacks 認為,左派存在一種「暗殺文化」,並引用數據稱左派支持政治暴力的人數是右派的三倍。他指出,在 TikTok 等平台上,許多人對柯克的遇刺幸災樂禍,這證明了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
Jason Calacanis 則試圖平衡觀點,他提到了 1 月 6 日的國會山莊事件,指出右派同樣存在嚴重的政治暴力問題,當時 MAGA 支持者毆打警察、衝擊國會。
Jason 強調,無論左右,政治暴力都不可接受,領導者應當降溫而非煽動對立。他認為,將單一事件歸咎於整個「左派」或「右派」的策略是危險且不負責任的。
自閉症與泰諾:科學、政治與媒體的混戰
川普與小羅伯特·甘迺迪(RFK Jr.)共同出席的一場記者會將自閉症的成因與孕期服用泰諾(Tylenol)聯繫起來,引發了科學界和輿論的激烈反應。
科學分析 vs. 政治化解讀
David Friedberg 從科學角度進行了詳細拆解。他解釋說,自閉症是一種「表型」,可能由多種不同的潛在生物學原因導致。其中一個理論是「葉酸受體自體免疫抗體」,這可以透過檢測來識別。
關於泰諾的關聯,他引用了一篇由哈佛大學學者 Andrea Baccarelli 發表的研究,該研究分析了 46 項既有研究,發現孕期服用乙醯胺酚(泰諾主要成分)與自閉症和 ADHD 風險存在「微弱的正相關」。然而,Friedberg 也強調,這只是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且該研究作者曾因在針對泰諾的訴訟中擔任付費專家證人而受到批評。
Friedberg 的結論是,自閉症比率的上升更可能是多種環境因素(如微塑料、食品中的化學物質)長期累積的結果,而非單一原因造成。
媒體的雙重標準
Sacks 和 Friedberg 指出,CNN 等主流媒體在此事上表現出明顯的雙重標準。過去,當科學研究指出泰諾與自閉症的潛在關聯時,CNN 會如實報導;然而,當川普提及此事時,CNN 的標題卻變成了「川普將自閉症與泰諾聯繫起來,儘管數十年證據表明其安全」,這顯然是出於政治動機的報導框架。
Chamath 則批評了那些在 TikTok 上「表演性」地服用泰諾以反對川普的女性,認為這種將健康問題政治化的行為極其愚蠢和不負責任。
加州仇恨言論法案:言論自由的下一個戰場?
節目最後討論了加州議會通過的一項法案(SB 771),該法案授權政府對允許「仇恨言論」存在的社交媒體平台處以罰款。
Sacks 認為這是一部歐盟式的惡法,其最大的問題在於「仇恨言論」缺乏明確的法律定義,最終將淪為執政者打壓異見的工具。
Friedberg 也同意,這會讓平台因害怕被罰款而進行過度審查,從而扼殺言論自由。他指出,法案試圖將「冒犯性言論」與真正的「民權侵犯」混為一談,這是一條非常危險的滑坡。
主持人普遍認為,即使州長 Gavin Newsom 簽署了這項法案,它也很可能會因為違憲而被最高法院推翻。然而,Sacks 預測 Newsom 為了討好其政治基礎,可能會選擇簽署,將違憲審查的責任推給法院。
這項法案的討論再次凸顯了主持人們對言論審查和政府權力過度擴張的擔憂,並將其視為後疫情時代政治角力的延續。
原始連結:https://sites.libsyn.com/254861/h-1b-shakeup-kimmel-apology-autism-causes-california-hate-speech-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