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Khosla Ventures 舉辦的一場深度對談中,OpenAI CEO Sam Altman 與傳奇創投家 Vinod Khosla 共同探討了人工智慧正在塑造的、深刻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他們的對話從 2050 年的長遠社會變革,一路延伸到今日創業者面臨的緊迫挑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由 AI 創新加速循環所驅動的、正處於劇變邊緣的世界藍圖。

以下是他們關鍵對話的深度解析。

2035 年之後的世界:一個無法辨識的變革速度

當被問及想像 2035 到 2050 年的世界時,Altman 並未給出精確的預測。相反,他強調,未來與現在最大的不同,將是科技變革本身的速度。他認為,儘管人類的核心體驗——例如「坐在一起吃午餐」——可能會持續存在,但我們所處的科技地景將變得幾乎無法辨識。

他以一些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可能性來闡述這種變革的量級,例如建造「戴森球」(Dyson spheres)或掌握「奈米機器人」(nanobots)。他解釋,這並非確切的預測,而是用來比喻我們可能見證的變革規模。核心訊息是:我們現有的思維框架,完全不足以理解即將到來的進步速度與廣度。人類的體驗或許演變緩慢,但我們掌握的工具,以及單一個體所能成就的事,將被徹底顛覆。

企業達爾文主義:財富 500 強的「加速滅亡」

Khosla 拋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觀點:2030 年代將見證財富 500 強企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亡。Altman 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許多現存的龍頭企業將無法足夠快地適應 AI 帶來的典範轉移。

這場顛覆的關鍵驅動力,來自於「軟體公司物理學」的改變。Altman 設想的未來是,軟體不再是預先打包好的產品(SaaS 模式),而是可以由 AI「即時」(just-in-time)生成。使用者只需在聊天機器人中輸入一個請求,一個客製化、功能強大的軟體就能立即被創造出來。

「想像一下,你只要說『我需要一個這樣的軟體』,它就立刻為你生成了。」Altman 描述道。

這種模式將從根本上瓦解今日許多軟體巨頭的商業模式。雖然實體世界的改變較為緩慢,但軟體世界正準備迎接一場迫在眉睫的劇烈變革。

未來的工作:人類的價值何在?

儘管 AI 準備自動化大量的腦力工作——從醫療診斷到工程設計——Altman 相信,仍有一系列關鍵角色將保留給人類,而這些角色的核心圍繞著連結、激勵與關懷

他舉了一個老師的例子:即使一個平庸的人類老師,可能都比一個技術上無比優越的 AI 老師更能激勵學生,這僅僅是因為人類關係所帶來的力量。

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其他領域。Altman 開玩笑地承認,單從分析能力來看,AI 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比 Vinod Khosla 更出色的創投家。然而,他仍然寧願與 Khosla 本人共進晚餐,聽取他的建議,因為在鼓勵與指導方面,人類的元素提供了一種 AI 無法複製的、獨特而強大的激勵形式。

「我還是會想和你(Khosla)共進晚餐,因為你給我的激勵是 AI 無法給予的。」

這意味著,當 AI 處理掉繁重的分析工作後,那些以人際互動、同理心和領導力為中心的工作,將變得更加珍貴。當社會從今日大量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將有更多時間去關懷孩子與長者,從而強化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進步的引擎:AI 加速 AI 的自我進化

這場對話的核心亮點之一,是一個強大的反饋循環:AI 不僅是研究的產物,它正逐漸成為研究本身的主要引擎。這種「共同加速」(joint acceleration)是指數級進步曲線的核心驅動器。

Altman 描述了一個不遠的未來,屆時 AI 將:

  • 扮演「超級研究助理」:將人類科學家的生產力提升十倍甚至更多。
  • 開始自行生成並測試假說:創造一個自我強化的發現循環。
  • 優化整個創新供應鏈:從協助設計更高效的資料中心和晶片,到簡化科學實驗的後勤流程。

這意味著進步的速度不再是線性的。它是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更聰明的 AI 協助創造更好的工具(更強的晶片、更多的數據),這些工具又被用來建構更聰明的 AI,最終引發科學與技術的突破性爆炸。

創業者的 AI 淘金熱指南

對於那些正在 AI 基礎上進行創業的聽眾,Altman 提供了明確的建議:放棄試圖超越進步曲線的想法。創業者不應為今日模型的性能而開發,而應假設 AI 的能力會以驚人的速度持續提升。他提出一個經驗法則:預期模型在每個重要維度——智慧、速度、成本和多模態能力上,每年將提升約 10 倍

他同時強調,最大的機會不在於試圖與 OpenAI 這樣的基礎模型實驗室競爭,而在於利用他們的平台去打造過去不可能實現的新穎應用。他用電晶體的發明來類比:

「真正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是由那些使用電晶體來打造新產品的公司創造的,而不是僅僅製造電晶體的公司。」

最終勝出的創業者,將是那些能夠創造性地運用 AI 源源不絕的新能力,去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人。

全球影響:一個通縮且更公平的未來?

Altman 對 AI 的全球經濟影響提出了一個極度樂觀的願景。他預測 AI 將成為一股巨大的通縮力量,將商品和服務的成本——特別是像醫療和教育這類以智慧為基礎的服務——推向接近零的水平。他想像的世界是,每個人都能獲得免費、高品質的醫療建議、教育和工具。

當被問及在這樣的經濟體中,巨大的財富將流向何方時,他幽默地表示,人類可能會發明一些「愚蠢的地位遊戲」來互相競爭,例如將達文西畫作的價格炒到一兆美元,而每個人的基本需求都已得到滿足。

在政府的角色上,Altman 概述了兩項關鍵責任:

  1. 確保豐裕(Ensuring Abundance):政府需要推動必要基礎設施(特別是能源)的建設,讓 AI 運算變得充足且廉價,防止它成為被富人壟斷的稀缺資源。
  2. 設定護欄(Setting Guardrails):為日益強大的 AI 系統建立全球性的安全標準和規則,他相信這是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執行的角色。

參考資料

[Khosla Ventures. (2024, May 22). *Where is AI Taking Us? | Sam Altman & Vinod Khosla* https://www.khoslaventures.com/posts/where-is-ai-taking-us

原始影片:https://youtu.be/6NwK-uq16U8